饥饿艺术家 卡夫卡

《饥饿表演艺术家》是卡夫卡曾计划印刷的短篇故事合集,他死后才出版。其中与合集同名的小说,也是最受他珍重的几个短篇小说之一。

故事情节大致如下:

多年前流行着一种饥饿艺术,人们争着来观看。饥饿艺术家往往为了艺术的荣誉感,自觉不去进食,而公众却会推选看守人员,看守人员也有意给他留空能偷偷吃东西。艺术家表现出自己挨饿的能力,希望消除人们的怀疑,可总有人不以为然。饥饿表演往往40天就结束,是为了能够保障收入最大化。经理会表现出对艺术家的赞叹,那至高无上的荣誉,人们的欢呼迎接,艺术家是不以为然的。那一切狂欢都是为了经理的营收。饥饿艺术家希望再饿一会,挑战极限。经理用各种解释和照片,使公众相信他的一套说辞。公众或许怜悯,或许怀疑,把艺术家当作江湖骗子。艺术家是不满意的,是不被理解的。

多年之后,当大街小巷饥饿表演不再风靡,人们又去追捧马戏团的表演,去看那笼中驯服的野兽。饥饿艺术被抛弃了?没有人会关注那旧事物那“江湖骗子”的消亡。艺术家也许应当转行,可他热爱这样的表演,告别了经理,前往大马戏团工作。马戏团里,他被安置在前往兽场的交通要道。人们在休息时间,赶去观看野兽的时候才或许会注意到他。他仍然表演,挑战自己的极限,可惜连记录他挨饿时间的工作人员都也离去。没有人在意他的成绩。人们更愿意去看野兽,人们把这饥饿艺术说是骗人的玩意儿。

表演结束,管事发现了笼子,发现了笼子里的艺术家。他还在坚持,他不愿意进食。“我只能挨饿,我没有别的办法。”“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。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,请相信,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,并像你和大家一样,吃得饱饱的。”他死了,他很坚定,他要继续饿下去。

笼子里换上了一只小豹,人们更爱看这只小豹,不舍得离去……

这就是卡夫卡《饥饿表演艺术家》的情节。靠着挨饿表演换来观众的艺术家,在这种表演流行的时候不被理解,当表演不再流行便被人遗忘。他却坚持这种艺术,他认为饥饿是实现自己的方式,他找不到其他的方式,“只能挨饿,没有别的办法”。

“饥饿表演”、“40天挨饿”,故事荒诞,却引人深思,道出了深刻的真理。一个人,找到了他的热爱,实现他价值的道路,便愿意为此反抗世人不解的眼光,并愿意为此付出生命。一生的孤独落寞,一生的痛苦,在实现价值的时刻都不足挂齿。这件东西对于饥饿表演艺术家来说是饥饿表演,对于卡夫卡而言便是写作。写作对于卡夫卡来说很重要,他认为写作是“一种祈祷的形式”。

据说在卡夫卡去世前一个多月,他在病榻上阅读本篇清样时,不禁泪流满面,可见于书中主人公发生共鸣。

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。他曾受过律师这门职业的培训,在他完成法学课程后在受聘于一家保险公司工作,任职后的空余时间,卡夫卡开始写短篇故事。对于工作剩余的时间,卡夫卡经常会抱怨难有较充裕的业余时间从事写作,因为自己不得不将大量时间去工作。他后悔对他的Brotberuf(“日常工作”,即“生计”)投入了过多的关注。因为欧洲当时对犹太人的压迫排挤,卡夫卡时常曾抱怨自己身为一名犹太人。他对犹太人处境的低下、被动的埋怨与不满也对他作品的风格有影响,但卡夫卡自认为身为犹太人却对自己没有起多大的帮助。卡夫卡在世时并不有名,大多数作品都是去世之后发表的,他在辞世之后才变得有名。

或许卡夫卡也是这样一位“饥饿艺术家”,用自己独特的荒诞文学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。生前并不被大众看好,遗嘱中本希望把作品销毁,作品却被朋友发表,才被世人所知。

他热爱写作,敬畏文字,工作之余进行自己的“饥饿表演”。

因为除了写作,他别无他法。